谷雨是什么意思
2023-04-12 11:31:08 來源:網絡整理
谷雨是“雨生百谷”的意思,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個節氣于每年公歷4月19日—21日交節。此時降水明顯增加,田中的秧苗初插、作物新種,最需要雨水的滋潤。降雨量充足而及時,谷類作物能茁壯成長。
谷雨與雨水、小滿、小雪、大雪等節氣一樣,都是反映降水現象的節氣,是古代農耕文化對于節令的反映。
春雨綿綿是谷雨最主要的特點。“谷雨”這一節氣名稱源自古人“雨生百谷”之說,反映出了節氣的農業氣候意義。民間在谷雨節氣有摘谷雨茶、走谷雨、祭海、吃春、賞花等習俗。
天文學規定,太陽在黃道上運行到達黃經30°時為谷雨,這一般都落在每年的4月19-21日。到這時節,田中的農作物特別需要雨水的滋潤,有“春雨貴如油”的說法,中國古代的農業是“靠天吃飯”,只有天上下雨,地上的百谷才能生長,而這時雨越來越多,百谷豐收有望,“雨生百谷”,故名谷雨。
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個節氣,這時田中的秧苗初插、作物新種,最需要雨水的滋潤,所以說“春雨貴如油”。這時,中國南方大部分地區東部這時雨水較豐,常年4月下旬雨量約30至50毫米,每年第一場大雨一般出現在這段時間,對水稻栽插和玉米、棉花苗期生長有利。
谷雨時節,在中國南方地區,往往開始明顯多雨,而特別是華南,一旦冷空氣與暖濕空氣交匯,往往形成較長時間的降雨天氣。秦嶺—淮河是南方春雨和北方春旱區之間的過渡地區,從秦嶺-淮河附近向北,春雨急劇減少。在北方地區,谷雨是“終霜”的象征。
中國古代將谷雨分為“三候”:“第一候萍始生;第二候鳴鳩拂其羽;第三候為戴勝降于桑。”是說谷雨后降雨量增多,浮萍開始生長,接著布谷鳥便開始提醒人們播種了,然后是桑樹上開始見到戴勝鳥。古代所謂“雨生百谷”,反映了“谷雨”的現代農業氣候意義。但雨水過量或嚴重干旱,則往往造成危害,影響后期產量。
谷雨節氣,“時雨將降”。所謂時雨,有著兩層含義:一是指應時而至的雨水,二是指飄忽、急促的雨水。雨水多了,雨水也急了。
“清明斷雪,谷雨斷霜”。谷雨節氣的到來意味著寒潮天氣基本結束,氣溫回升加快,大大有利于谷類農作物的生長。
想知道更多24節氣相關知識,二十四節氣查看吧!
